12月1日,由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启智科技创新教育研究院承办的2024年海淀区青少年机器人科普竞技活动成功举办。活动旨在持续发挥海淀区科协与海淀区教委平台优势,激发教育机器人行业的科技研发潜力,推动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充分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策略分工、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活动发布以来,共有来自124所学校的681 名同学报名参加。
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朱立达,北京市科协一级巡视员何劲松,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海淀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钟福林,海淀区教委副主任赵霞共同为青少年机器人科普竞技活动拉开序幕。
月壤搬运、极限接力、智慧物流……在比赛中,参赛选手们通过编程、激活、控制各种机器人完成一系列挑战,每个任务都像是一道谜题,需要选手克服困难找到问题的“最优解”,通过解决难题实现成长。中关村三小五年级(1)班学生金易对记者说:“我参加的是登录月球精准对接项目,这是一个利用运输机器人运送小球的项目,希望能够突破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加比赛能锻炼学生的编程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提升他们的科技素养,与同龄人进行角逐,还能交流彼此的学习和创新经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认知。” 北京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带队教师王晓冰说。本届青少年机器人科普竟技活动进行了迭代升级,除了包含VEX-IQ极限接力、MAKE-X 智慧物流、Super-AI新质生产力、ENJOY-AI运动会闭幕式、3D虚拟机器人-三山五园、Double-X月壤搬运等13个赛项的机器人竞技项目外,新增“新质生产力与我的生活”创意设计项目,展示青少年参与、感知新质生产力发展活力风貌。“设置‘智慧物流’和‘新质生产力’这样的选题,旨在鼓励选手们思考和探索未来科技在新时代新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帮助他们成为未来的创新者和探索者。” 海淀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钟福林表示,这些选题不仅具有时代价值,也能够激发公众对科技进步和未来可能性的兴趣和讨论。
据悉,本次活动首次引入大学生人工智能编程与机器人赛项,助推人工智能领域“大中小”创新人才贯通培养。
“中关村三小积极承办和参与此次比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协作、策略分工、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激发他们的研究创新精神,同时提高科普辅导员队伍的科学素质和技能,推进海淀区科技教育的发展。”中关村三小书记石磊表示。
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在致辞中表示,海淀区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普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引导青少年服务国家。海淀作为教育、科技高地,正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鼓励青少年紧随创新步伐,勇敢追梦,成为海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共同为现代化高品质未来之城贡献力量。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北京市清河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等19所学校获得各分项冠军。
(文/本报记者 郝彬;视频:王辉;海淀区科协供图;来源:现代教育报)
11月03日 热火VS尼克斯
崇礼奥林匹克公园首次承办夏季全运会 见证七人制足球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