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足球的至暗时刻
2014年巴西世界杯,被球迷戏称为“亚洲悲”的噩梦正式上演。日本、韩国、伊朗和澳大利亚四支代表亚洲出战的球队,在小组赛阶段12战3平9负,无一晋级淘汰赛。更讽刺的是,这3场平局中还包括伊朗与尼日利亚的“史上最沉闷比赛”——这场0-0的对决被国际足联技术报告点名批评。
“亚洲球队的身体对抗成功率不足40%,场均跑动距离却比欧洲球队多出2公里——这种低效消耗战注定失败。”——FIFA技术分析组
技术短板暴露无遗
日本队作为赛前最被看好的亚洲队伍,竟以1平2负惨淡收场。对阵科特迪瓦时,德罗巴替补登场仅用2分钟就撕碎了日本防线,暴露出亚洲球员瞬间决策能力的致命缺陷。韩国队更是在与阿尔及利亚的比赛中被灌进4球,门将郑成龙赛后坦言:“欧洲球员的射门力量让我们连扑救动作都做不完整。”
- 日本1-2科特迪瓦:本田圭佑闪击破门后全面崩盘
- 韩国2-4阿尔及利亚:孙兴慜梅开二度难掩防线溃败
- 伊朗0-0尼日利亚:全场仅1次射正创世界杯纪录
青训体系埋下祸根
资深球探李明浩在《足球周刊》撰文指出:“亚洲青训过分强调纪律性,导致球员在高压环境下缺乏创造性。当日本球员还在演练200次同样的传切配合时,德国孩子已经在街头足球中学会了随机应变。”这番言论在韩国K联赛官网引发轩然大波,却获得前中国国脚范志毅点赞。
如今回看巴西世界杯的“亚洲悲”,或许正是崛起的必经之痛。就像日本队主帅扎切罗尼离任时说的:“我们带回了失败的经验,这比虚假的胜利更珍贵。”八年后的卡塔尔世界杯,日本连克德国西班牙的表现,终于让这份痛苦结出了果实。
少儿足球世界杯:承办单位如何打造专业赛事平台,助力青少年体育梦想
苏宁中超报名球员名单出炉:新赛季阵容大换血,谁能扛起进攻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