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 数十支队伍激烈角逐
当天,来自岚皋县的15 支唢呐参赛队伍和省内4支唢呐“国家队”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比拼。每支队伍都各具特色,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唢呐这一传统乐器的魅力。
比赛现场,各支队伍依次登台。《哪吒闹春》《唢呐迎亲》《唢呐奏响武林风》《笑傲江湖》等曲目依次奏响,越过房舍,飘过田野,飞出山峦,时而开朗豪放、高亢嘹亮、激越雄壮,时而低沉委婉、悠扬缠绵、柔情四溢,把现场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参赛选手熟练地运用高低音、咳音、颤音等唢呐演奏技巧,通过独奏、齐奏、多声部合奏等吹奏形式,充分展现了唢呐的艺术魅力。
来自陕北绥德的队伍,他们带来的是具有浓郁陕北风情的曲目。唢呐声伴随着激昂的节奏,仿佛让人看到了黄土高坡上那热烈的秧歌表演。队员们吹奏得气势磅礴,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力量,将陕北人民的豪迈与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来自关中的队伍演奏曲调优美动听,宛如一幅描绘关中田园风光的画卷徐徐展开。队员们巧妙地运用各种技巧,使唢呐声时而如黄莺啼鸣,时而如微风拂柳,让观众陶醉其中。
创新融合 传统与现代碰撞火花
在比赛过程中,可以看到许多参赛队伍都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他们将现代音乐元素与传统唢呐演奏相结合,创造出了新颖独特的音乐风格。
岚皋本地的参赛队伍以巴山唢呐为基础,融入了当地的乡村民谣元素,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表演。队员们不仅吹奏技艺高超,还加入了一些舞蹈动作,使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活泼。他们用唢呐讲述着岚皋的故事,传递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创新使传统的唢呐声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种尝试让现场观众也耳目一新,让大家看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这种创新融合不仅让传统唢呐艺术更加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也为其传承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文化传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5 中国岚韵——巴山唢呐·乡村民谣展演大赛”不仅仅是一场音乐比赛,更是一次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通过举办这样的大赛,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提高了岚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许多游客在欣赏完比赛后,纷纷表示要深入了解岚皋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这将有助于推动岚皋旅游业的发展。
“岚皋的景色跟我们那边很不一样,这里山好水好,特别的美。这次活动举办得也很有意义,因为唢呐比赛在全国范围内都是比较少的,这种比赛能很好地宣扬唢呐文化。”合阳唢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郭玉生说道。
此外,大赛还为当地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不少年轻的唢呐爱好者在比赛中崭露头角,他们表示将继续学习和传承这门古老的艺术,让巴山唢呐在新时代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参加比赛既激动又紧张,我们这个节目准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客路故乡’很美,油菜花田层层叠叠,欢迎大家到我们岚皋来玩。”岚皋当地参赛选手符煜琪对记者说。
打响品牌 让乡土唢呐耀眼国际
“这次巴山唢呐展演大赛很震撼,是一种乡野大地久违的民间视听盛宴。大赛弘扬了以唢呐艺术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展示了陕西各地精湛的唢呐艺术表演,而且通过唢呐与锣鼓、唢呐与舞蹈、唢呐与武术、唢呐与歌曲等跨界融合,凸显了非遗国潮,很有震撼力。唢呐民俗文化丰富了乡村文旅新场景,让广大城市游客体验到了昔日久违的乡土民间记忆。通过在乡野村落中用唢呐营造的迎亲场景、待客场景、宴席场景、巡游场景等,丰富了乡村文化内涵和深度体验,让岚皋文旅更具吸引力。”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会长阎建滨表示,希望岚皋把这张乡土文化牌打响打亮,让乡土唢呐再次耀眼国际。
“唢呐和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一直在农耕生产文化中传承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在当天大赛舞台后的农田里,当地几名村民正在田园诗画般的场景中牵着牛在春耕,没有比这个场面再有好的背景了,给人家印象非常深,非常接地气。”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智告诉记者,唢呐既是一个中国民乐的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又是世界性的文化符号。他建议岚皋县举办第二届巴山唢呐大赛时,可以办成国际化的唢呐大赛,邀请国际唢呐队伍来参赛,让唢呐在巴山中奏响最强音。
岚皋县委副书记张军表示,唢呐被誉为“民乐之王、民俗之魂”,本次大赛既是一场音乐竞技、又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次文旅资源的创新整合。岚皋将以此为契机,深挖、传承本土文化,积极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将岚皋打造成为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经济发展繁荣的魅力之乡。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松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离谱!博塔弗戈球员受伤被队友拉进场拖时间,又被对手搬出去
恭喜入选名人堂!盘点安东尼生涯部分经典球